摘要 | 第4-6頁 |
Abstract | 第6-7頁 |
符號說明 | 第10-11頁 |
1 前言 | 第11-24頁 |
1.1 COPD的研究現狀 | 第12-19頁 |
1.1.1 COPD流行病學特點 | 第12-13頁 |
1.1.2 COPD患者常見的合并癥 | 第13頁 |
1.1.3 COPD的病理改變 | 第13-15頁 |
1.1.4 COPD發展和進展的因素 | 第15-18頁 |
1.1.5 COPD造成的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 | 第18-19頁 |
1.2 COPD的國內外護理現狀 | 第19-21頁 |
1.2.1 基礎護理的概念 | 第19-20頁 |
1.2.2 基礎護理的現狀 | 第20頁 |
1.2.3 基礎護理的研究進展 | 第20-21頁 |
1.3 綜合護理干預 | 第21-24頁 |
1.3.1 傳統的護理干預 | 第21頁 |
1.3.2 綜合護理干預 | 第21-22頁 |
1.3.3 基于互聯網的綜合護理干預 | 第22-24頁 |
2 | 第24-42頁 |
2.1 研究對象 | 第24-25頁 |
2.1.1 病例來源 | 第24頁 |
2.1.2 病例診斷標準 | 第24-25頁 |
2.1.3 病例納入與排除標準 | 第25頁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5-30頁 |
2.2.1 治療方法 | 第25-29頁 |
2.2.2 觀察指標 | 第29-30頁 |
2.2.3 數據的統計學處理 | 第30頁 |
2.3 研究結果 | 第30-36頁 |
2.3.1 一般資料統計 | 第30-31頁 |
2.3.2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前后的肺功能狀態 | 第31-32頁 |
2.3.3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前后的營養狀態 | 第32-33頁 |
2.3.4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 | 第33頁 |
2.3.5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 | 第33-34頁 |
2.3.6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前后的自我護理能力 | 第34-35頁 |
2.3.7 生活質量評估 | 第35-36頁 |
2.4 討論 | 第36-41頁 |
2.4.1 COPD護理升級為綜合護理模式的必要性 | 第36-37頁 |
2.4.2 引入互聯網的綜合護理干預模式的優勢 | 第37-38頁 |
2.4.3 引入互聯網的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可從各方面促進COPD患者機體恢復 | 第38-40頁 |
2.4.4 通過轉化醫學的角度分析該護理模式的所產生的社會效益 | 第40-41頁 |
2.5 結論 | 第41-42頁 |
3 問題與展望 | 第42-43頁 |
參考文獻 | 第43-47頁 |
致謝 | 第47-48頁 |
附錄 A 知情同意書 | 第48-52頁 |
附錄 B SAS焦慮自評量表 | 第52-54頁 |
附錄 C 抑郁自評量表(SDS) | 第54-57頁 |
附錄 D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| 第57-61頁 |
附錄 E 自我護理能力的量表ESCA | 第61-64頁 |
附錄 F CAT量表 | 第64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