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頁 |
Abstract | 第7-8頁 |
中英文縮略詞表 | 第12-13頁 |
第一章 緒論 | 第13-31頁 |
1.1 組氨酸的簡介 | 第13-15頁 |
1.1.1 組氨酸的理化性質 | 第13頁 |
1.1.2 組氨酸的功能 | 第13-14頁 |
1.1.3 組氨酸的生產方法 | 第14-15頁 |
1.2 誘變育種技術的研究進展 | 第15-18頁 |
1.2.1 誘變育種技術簡介 | 第15-16頁 |
1.2.2 ARTP誘變技術 | 第16-18頁 |
1.3 組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徑及調控 | 第18-19頁 |
1.4 組氨酸菌種選育研究進展 | 第19-21頁 |
1.4.1 組氨酸產生菌的誘變育種 | 第19-20頁 |
1.4.2 組氨酸產生菌的基因工程育種 | 第20-21頁 |
1.5 高通量篩選技術 | 第21-28頁 |
1.5.1 基于顏色或熒光的高通量篩選技術 | 第21-22頁 |
1.5.2 基于細胞生長的高通量篩選技術 | 第22-23頁 |
1.5.3 基于生物傳感器的高通量篩選技術 | 第23-25頁 |
1.5.4 基于液滴微流控的高通量篩選技術 | 第25-28頁 |
1.6 立題依據及研究內容 | 第28-31頁 |
1.6.1 立題依據 | 第28-29頁 |
1.6.2 研究內容 | 第29-31頁 |
第二章 ARTP誘變與MMC聯用篩選L-組氨酸產生菌 | 第31-45頁 |
2.1 引言 | 第31頁 |
2.2 實驗材料 | 第31-34頁 |
2.2.1 出發菌株 | 第31-32頁 |
2.2.2 實驗儀器 | 第32頁 |
2.2.3 實驗試劑 | 第32-33頁 |
2.2.4 培養基 | 第33頁 |
2.2.5 主要溶液的配制 | 第33-34頁 |
2.3 實驗方法 | 第34-37頁 |
2.3.1 ARTP誘變 | 第34-35頁 |
2.3.2 L-組氨酸生產菌株的篩選 | 第35頁 |
2.3.3 利用MMC對誘變菌株進行馴化及篩選 | 第35-36頁 |
2.3.4 分析方法 | 第36-37頁 |
2.4 結果與討論 | 第37-43頁 |
2.4.1 L-組氨酸Pauly比色法分析結果 | 第37-38頁 |
2.4.2 ARTP誘變致死曲線的測定 | 第38-39頁 |
2.4.3 組氨酸產生菌的選育 | 第39-43頁 |
2.4.4 菌株傳代穩定性驗證 | 第43頁 |
2.5 本章小結 | 第43-45頁 |
第三章 稀有密碼子標記篩選L-組氨酸高產菌株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| 第45-67頁 |
3.1 引言 | 第45-46頁 |
3.2 實驗材料 | 第46-51頁 |
3.2.1 菌株和質粒 | 第46-48頁 |
3.2.2 引物 | 第48頁 |
3.2.3 實驗儀器 | 第48-49頁 |
3.2.4 實驗試劑 | 第49頁 |
3.2.5 培養基 | 第49-50頁 |
3.2.6 主要溶液的配制 | 第50-51頁 |
3.3 實驗方法 | 第51-58頁 |
3.3.1 重組質粒的構建 | 第51-54頁 |
3.3.2 大腸桿菌感受態的制備與質粒DNA轉化 | 第54-55頁 |
3.3.3 重組質粒的鑒定 | 第55頁 |
3.3.4 谷氨酸棒桿菌ATCC14067及其衍生菌株感受態制備 | 第55-56頁 |
3.3.5 谷氨酸棒桿菌ATCC14067及其衍生菌株的電轉化 | 第56頁 |
3.3.6 綠色熒光蛋白egfp的測定 | 第56-57頁 |
3.3.7 紅色熒光蛋白m Cherry的測定 | 第57頁 |
3.3.8 稀有密碼子標記篩選組氨酸過量積累突變株 | 第57-58頁 |
3.3.9 篩選標記質粒的消除 | 第58頁 |
3.3.10 分析方法 | 第58頁 |
3.4 結果與討論 | 第58-66頁 |
3.4.1 含有egfp-RC9、m Cherry-RC6的p EC-XK99E系列質粒的構建 | 第58-59頁 |
3.4.2 稀有密碼子替換對報告蛋白的影響 | 第59-62頁 |
3.4.3 回補組氨酸對egfp及 egfp-RC9 表達的影響 | 第62頁 |
3.4.4 利用稀有密碼子標記篩選組氨酸生產突變菌株 | 第62-65頁 |
3.4.5 菌株傳代穩定性驗證 | 第65頁 |
3.4.6 egfp-RC9 篩選標記消除前后組氨酸產量對比 | 第65-66頁 |
3.5 本章小結 | 第66-67頁 |
結論與展望 | 第67-69頁 |
結論 | 第67頁 |
本論文創新點 | 第67頁 |
展望 | 第67-69頁 |
參考文獻 | 第69-79頁 |
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0頁 |
致謝 | 第80-82頁 |
附件 | 第82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