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副溶血性弧菌耐藥株的生物學特性與耐藥基因突變分析 |
|
論文目錄 |
|
摘要 | 第4-6頁 | ABSTRACT | 第6-7頁 | 英文縮略語索引 | 第8-11頁 | 1 緒論 | 第11-20頁 | 1.1 副溶血性弧菌概述 | 第11頁 | 1.2 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機理 | 第11-13頁 | 1.2.1 溶血毒素 | 第11-12頁 | 1.2.2 Ⅲ型分泌系統 | 第12-13頁 | 1.2.3 攝鐵系統 | 第13頁 | 1.3 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藥 | 第13-16頁 | 1.3.1 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藥現狀 | 第13-14頁 | 1.3.2 藥敏實驗方法 | 第14-16頁 | 1.4 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藥機制 | 第16-18頁 | 1.4.1 β-內酰胺類耐藥機制 | 第16頁 | 1.4.2 氨基糖苷類耐藥機制 | 第16-17頁 | 1.4.3 喹諾酮類耐藥機制 | 第17頁 | 1.4.4 酰胺醇類耐藥機制 | 第17-18頁 | 1.4.5 外排泵 | 第18頁 | 1.4.6 生物膜 | 第18頁 | 1.5 研究目的與意義 | 第18-19頁 | 1.6 技術路線圖 | 第19-20頁 | 2 副溶血性弧菌多重耐藥株生物學特性 | 第20-37頁 | 2.1 實驗材料、試劑與儀器設備 | 第20-24頁 | 2.1.1 菌株信息 | 第20-22頁 | 2.1.2 試劑與儀器設備 | 第22-23頁 | 2.1.3 試劑與培養基的配制方法 | 第23-24頁 | 2.2 實驗方法 | 第24-26頁 | 2.2.1 菌懸液的制備 | 第24頁 | 2.2.2 藥敏試驗 | 第24頁 | 2.2.3 生長曲線測定 | 第24-25頁 | 2.2.4 泳動能力 | 第25頁 | 2.2.5 生物膜形成能力 | 第25頁 | 2.2.6 抗逆實驗 | 第25-26頁 | 2.3 實驗結果與分析 | 第26-36頁 | 2.3.1 藥敏實驗 | 第26-30頁 | 2.3.2 生長曲線測定 | 第30-31頁 | 2.3.3 泳動能力 | 第31-32頁 | 2.3.4 生物膜形成能力 | 第32-33頁 | 2.3.5 抗逆實驗 | 第33-36頁 | 2.4 本章小結 | 第36-37頁 | 3 全基因組測序與耐藥基因分析 | 第37-49頁 | 3.1 實驗材料與儀器設備 | 第37頁 | 3.1.1 實驗材料 | 第37頁 | 3.1.2 儀器設備 | 第37頁 | 3.2 試驗方法 | 第37-39頁 | 3.2.1 樣品前處理 | 第37-38頁 | 3.2.2 Illumina Hiseq測序 | 第38頁 | 3.2.3 基因組拼接 | 第38頁 | 3.2.4 基因預測與功能注釋 | 第38-39頁 | 3.2.5 耐藥基因的比對 | 第39頁 | 3.2.6 相關網站、軟件連接 | 第39頁 | 3.3 實驗結果與分析 | 第39-48頁 | 3.3.1 測序數據的質量控制 | 第39-41頁 | 3.3.2 基因組拼接結果的質量控制 | 第41頁 | 3.3.3 基因組基本信息 | 第41-42頁 | 3.3.4 基因功能注釋 | 第42頁 | 3.3.5 耐藥基因的比對 | 第42-48頁 | 3.4 本章小結 | 第48-49頁 | 4 總結與展望 | 第49-51頁 | 4.1 總結 | 第49-50頁 | 4.2 創新點分析 | 第50頁 | 4.3 展望 | 第50-51頁 | 參考文獻 | 第51-60頁 | 致謝 | 第60-61頁 | 附錄A A-1 四株副溶血性弧菌 KEGG 基因注釋柱狀圖 | 第61-64頁 |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| 第64頁 |
|
|
|
|
論文編號BS4734381,這篇論文共64頁 會員購買按0.35元/頁下載,共需支付22.4元。 直接購買按0.5元/頁下載,共需要支付32元 。 |
 |
 |
我還不是會員,注冊會員!
會員下載更優惠!充值送錢! |
我只需要這篇,無需注冊!
直接網上支付,方便快捷! |
|
|
|
版權申明:本目錄由www.axissecurityny.com網站制作,本站并未收錄原文,如果您是作者,需要刪除本篇論文目錄請通過QQ或其它聯系方式告知我們,我們承諾24小時內刪除。 |
|
|